|
处暑时节之后,蟹塘水质变化多端!养殖户要多加防备!13
发表时间:2021-08-30 09:38 处暑时节之后,就是离开炎热天气的开始这个时候天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早晚温差变大,很多养殖户也能感受到,在凌晨睡觉有时候都能被冻醒。处暑之后伴随着温度的变化,池塘中的藻类和水质也会产生很多变化,最后影响到我们河蟹的生长。所以今天我们就讲一讲处暑之后常见的变化: 时下,大部分雌蟹已完成生殖蜕壳,雄蟹也在陆续蜕壳中。
成蟹的生殖蜕壳期,大致处于立秋至白露期间。这期间,温度较高,尤其是底部水温,长期高于25℃。
死草、残饵等沉积区是高耗氧的区域,底质亦是养殖周期中最差的时段。蜕壳、底质环境差,死蟹在所难免。
根据往年经验,处暑期间死蟹较多,到了白露,蟹塘便安全了。不过,去年很多蟹塘在白露后发生了较为大量的死蟹情况。
聚芯生物技术员整理以下几点,养殖户可以作为参考,方便更好的管理蟹塘水质!
1、水草养护: 这是成蟹养殖中最重要的生产管理工作。水温降至30℃以下时,藻恢复活力再次生长,若温度长期较低,处暑至白露期间的底质管理便很容易被养殖业者忽视,这也是导致白露后死蟹较多的重要原因。
2、蜕壳管理: 无论是蜕壳还是摄食等河蟹的生理活动,溶氧的重要性无需赘述。无论何种气候类型,都应密切关注底部溶氧和水温。适宜的水温(20~28℃)与充足的溶氧是影响摄食的重要因子。养护良好的水草可以调节水温。适宜形态的微量矿物元素补充是蜕壳管理中重要的工作。生殖蜕壳持续时间长,快速硬化的甲壳对蜕壳蟹的存活及抵御病原侵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饵料管理: 在河蟹卵巢发育期间, 脂类不仅作为重要的能量物质, 而且为卵巢的充分发育和以后的胚胎发育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 如必需脂肪酸(EPA、DHA)、磷脂(PL)和某些激素物质的前体(胆固醇)。饵料建议选择高品质育肥饲料,或搭配冰鲜鱼。
4、生物调节: 建议平时每半个月投加一次“聚清”,分解残饵粪便,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改良水质。 (1)晴天上午用“聚优水”加“复合小球藻种”,肥水护水,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2)傍晚投加“益生芯”,帮助分解残饵粪便,稳定pH,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 |